近日,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全体师生回信,在学校民革支部党员中引发热烈反响。
民革云南省委委员、民革农大支部党员秦莹表示,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大校庆回信提到3个“新”:新征程、农业科技创新、新的贡献。“十四五”即将收官,随即开启的“十五五”新征程必定赋予农业院校更加艰巨的使命,只有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应用的步伐,才能为农业强国培养更多知农爱农的专业人才,为推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。
民革云南省委委员、学校民革支部党员杨根华表示,母校中国农大一百二十周年华诞之际,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切与期望让我深深感动。这份厚重的期许,也点燃了我心中的热望:愿我的云南农大,能在这片红土高原上薪火相传,为祖国波澜壮阔的农业现代化征程,注入一股蓬勃的云南力量。
学校民革支部主委马啸表示,通过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,深受教育和鼓舞。回信不仅对中国农业大学全体师生是莫大的关怀与激励,也对全国涉农高校师生和农业科技工作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。我们要深刻领会回信精神,结合自身实际,将其转化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具体行动。
学校民革支部副主委周兵表示,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,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农业教育事业和农业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视,为涉农高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,与我们涉农高校的使命息息相关。
学校民革支部党员张毅表示,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大的回信,为全体农业院校指明了奋进的方向。我们应牢记殷切嘱托,切实践行“强国必先强农、农大作先锋”的使命担当,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潜心培养知农爱农人才;推动优化科技组织机制,聚力科技创新成果落地生根,为农业强国贡献云农力量。
学校民革支部党员柳春梅表示,党的二十大对建设农业强国作出部署,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大回信蕴含丰富课程思政内容,为农业类大学思政育人提出明确要求,要求我们弘扬云南农业大学办学传统,引领学生志存高远,矢志强农报国;在深化教育改革中厚植爱农情怀,培养兴农精英,使学生练就兴农本领,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。
学校民革支部党员高刘表示,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,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农业教育的高度重视。作为农业高校的一员,我们应传承“知农爱农、强农兴农”的精神,立足专业学习,投身农业科技创新与乡村振兴实践,用实际行动为建设农业强国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。
学校民革支部委员司志浩表示,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令人振奋,字里行间饱含着对农业高等教育的殷切期望。我深深感受到“矢志强农报国”不仅是农大人的共同使命,更是时代赋予的重任。作为云南农大人,我们要将这份嘱托转化为实际行动,坚守育人初心,以强农兴农为己任,努力培养知农、爱农新型人才,在学生心中播下家国情怀的种子。
学校民革支部党员李成学表示,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,为农业专业人才指明了奋斗方向,要求矢志强农报国,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。云南农大师生应以此为指引,秉持爱农情怀,练就兴农本领,扎根云岭大地,为云南农业发展和农业强国建设贡献力量。
通过本次热议,支部全体成员进一步统一了思想、凝聚了共识。大家纷纷表示,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农业强国建设实践,用实际行动回报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,让回信精神在云岭大地落地生根、开花结果。